在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中,深圳企業顯得格外亮眼。作為鋰電池負極材料的領軍企業,貝特瑞最新總市值達911.89億元,成為了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企業。
成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業,貝特瑞董事長賀雪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北交所的成立對貝特瑞來說意義重大,對公司的經營和未來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,它將進一步拓寬公司在資本市場發展路徑,也為今后高質量發展賦予全新動能。
貝特瑞是中國寶安集團下屬子公司,2020年7月在新三板精選層發行募資16.72億元,搭上了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風口。今年以來,貝特瑞股價大漲超過385%,截至上周五股價收報187.87元,估值水平節節抬升。財報顯示,今年前三季度,貝特瑞實現營業收入68.51億元,同比增長154.18%;歸母凈利潤10.90億元,同比增長207.91%。
能夠成為龍頭企業享受估值溢價,這源于貝特瑞持續深耕主業建立起來的行業影響力。
記者采訪中了解到,貝特瑞已經在鋰電材料領域深耕二十余年,對行業發展一直起著推動及引領的作用。技術領先方面,該公司最早成功將天然石墨材料用在電動汽車上,也是較早布局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并突破難點的企業。市場地位方面,貝特瑞負極材料出貨量,連續10年位列全球第一,已經遠遠甩開追隨者,另外,其正極材料出貨量也在國內位居前列。
“貝特瑞以前最大的短板就是沒有很好的資本翅膀,助力我們騰飛。但是今年9月份國家宣布要成立北交所,這是我們期盼已久的機會。公司要充分利用好北交所服務‘專精特新’企業的機制,突出公司在‘新’、‘特’方面的優勢,利用北交所的資本平臺來支持產能的快速發展。”賀雪琴說。
談及登陸北交所后下一步的發展計劃,賀雪琴表示,北交所開市為創新型的中小企業打通了直接融資渠道,公司管理層也將努力做好經營管理,用良好的經營業績回報投資者的期許。公司將借助資本的力量繼續加大力度研發下一代鋰電池材料,繼續提升產品品質,繼續深耕鋰離子正負極材料,為新能源行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與解決方案。